都說一個人一年之計在于春,萬物皆生于春,對于養(yǎng)生也是很重要的。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(jié),而中醫(yī)認為春天是肝,所以春天養(yǎng)肝護肝是養(yǎng)生保健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那么,春天應該艾灸哪些穴位進行保健呢?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。
春季艾灸哪些穴位好?春天為什么要注意養(yǎng)肝?
這恐怕是自古以來自然不變的規(guī)律。
春季養(yǎng)生的重點在于健康,身體的陽氣必須順應自然,向上向外發(fā)散。春對應五臟中的肝,五行中的木。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,所以春季養(yǎng)生的重點在于養(yǎng)肝。
在春天,有些朋友的皮膚容易干燥、過敏、長斑,身體容易疲勞無力,這都是我們人體肝臟淤血造成的。艾灸可以改善肝膽經絡,所以在春天要抓住機會護理膽囊和肝臟。
春季艾灸的功能與功效
春季艾灸肝經相關穴位,可防止肝陽上亢侵犯脾胃,還能促進肝陽使人振奮。
艾灸肝經相關穴位,可溫肝陽、益肝氣、養(yǎng)肝血、養(yǎng)肝陰,達到疏肝利膽的效果。
春季養(yǎng)肝艾灸哪些穴位好?
可以考慮艾灸太沖穴、三陰交穴、虞姬穴、中峰穴等。當然,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。這里介紹的幾點僅供參考。讓我們來看看這幾點。
1.太沖穴
太沖穴位于我們腳的腳背上,第一、二跖骨關節(jié)處。
艾灸的作用和功能是:
艾灸太沖穴有利于使人感到舒適和愉快,從而促進健康。
b、太沖穴有利于促進肝臟排毒,從而達到保護肝臟的效果,還能有效預防肝區(qū)疼痛。
c、艾灸太沖穴適合工作壓力大、經常熬夜加班、生氣的人,能有效緩解壓力,讓自己心情愉悅。
2.三陰交
三交是人體非常有用的穴位,它是足太陰脾經、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在腳踝處的交匯點。
就腎是人體先天之本,脾是人體后天之本,肝是經血之源。艾灸這個穴位,可以調理肝脾腎,對體內氣血的生成也有決定性的作用。
春天,我們灸三陰交穴,可以使人體氣血旺盛。女性堅持艾灸此穴,不僅會治愈各種婦科病,還有美容的作用。
春季養(yǎng)肝護肝艾灸在哪里?
3.魚洞
俞濟穴屬于人手太陰肺經,此穴為肺經行穴,五行屬火。;營主體熱;所以這個穴位有清肝肺火的作用。因為這個穴位位于手掌,有治療遠處經絡的作用,可以疏通經絡,疏通絡脈。
4.神闕穴
闕穴位于我們人體的腹部,很容易找到。它在肚臍的中央,在肚臍的中間。由于艾灸具有滋補身體、壯陽通便、和胃理腸的作用,在肝血虧虛時常被用來強身健體、提高機體免疫力,是加強后天人體保健的重要穴位。有句話說得好;經常灸神闕穴可以治百病。;
5.中封穴
中間封穴位置在足內踝前一寸。中峰穴是我們人體的重要穴位,是維持精血的重要穴位。此穴能抑制肝火過旺,利小便,即;竅若溺,竅必閉;,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固精方法。
春季艾灸哪些穴位好?春季養(yǎng)肝護肝艾灸在哪里?相關內容僅供大家參考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。艾灸要根據(jù)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選擇穴位。
